我國如何構建節能減排長效機制?
長效機制怎么建立呢?第一,按照“誰污染、誰治理,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探索建立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和排污權交易制度,著力實現
市場主體的外部成本內部化,增強市場主體
節能減排的內在動力和壓力。
第二,積極推進能源產品價格的市場化改革。對于那些能夠形成有效市場競爭的領域,如煤電價格、成品油價格和上網電價領域,建立起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和市場供求關系的價格形成機制。
第三,積極推廣清潔能源機制(
CDM)、合同能源管理(EMC)等市場化節能新機制。在推廣清潔能源機制的過程中,在國內各省建立
碳交易市場,促使東南沿海的資金和技術向西北地區轉移,為西北省份的
節能減排提供相應的資金和技術支持。
大力發展低碳經濟,推進市場化改進,完善節能減排的政府扶持手段的同時,我們還需要切實做好減排基礎性工作。全國各地區差異明顯,加強減排基礎性工作,完善環境統計指標體系,規范統計范圍和方法,以及二氧化
碳排放增量核算方法,建立完整、統一的節能減排統計制度。
在切實做好減排基礎性工作的基礎上需要強化減排目標考評和問責制。將節能減排納入各級政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年度計劃,并將節能減排目標分解到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及重點耗能企事業單位,明確各自的責任,強化目標考核評價機制和責任追究制度。
建立科學、有效的能耗指標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監測體系。加強對各項指標數據質量的動態監測,加強統計執法檢查和巡查,加強能源計量監督檢查,確保各項數據的真實、準確。
剛才我們談了政府如何推進節能減排工作,再來強調一下:第一、穩增長、調結構、大力發展低碳經濟;第二:盡快制定和修訂相關的法律
法規;第三、進一步完善有利于節能減排的財稅、金融
政策體系;第四、繼續推進減排市場化機制;第五、切實做好減排基礎性工作,強化減排目標考評和問責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