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紅山6979商業中心近零
碳排放建筑試點項目,再到佛山(云浮)產業轉移工業園綜合改造項目、
山東省煙臺市綠色低碳改造項目,12年來,
深圳市綠色低碳科技促進會(以下簡稱“協會”)扎根深圳,推動綠色低碳的“深圳藍本”向全國輸出,助力綠色低碳經濟發展。近日,深圳商報“可持續發展企業調研行”一行走進協會,了解其背后的故事。
全國首家低碳行業協會
由于專業背景是環境工程,協會會長李媛媛很早就開始關注環境保護
問題,并將“如何在保護環境的同時更好地發展經濟”視為奮斗目標。“但是要實現綠色低碳發展不是一個企業或者行業能做好的。”因此,2011年6月,李媛媛作為籌備組組長牽頭創建了全國首家低碳行業協會——深圳市綠色低碳科技促進會,目前也是全國唯一一家綠色低碳行業協會。
在推動綠色低碳項目過程中,協會注重立足區域資源稟賦,“以
市場導向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2022年,協會結合本市實際,選取龍華區紅山6979商業綜合體作為近零碳排放區試點建設。以懸賞賽的全新機制征集綠色低碳規劃方案、綠色低碳技術成果,建立完整的綠色低碳項目成果轉化體系。
最終,在不影響紅山6979商業綜合體正常運營的前提下,實現了商戶運營活動、污水處理、固廢處理和能源活動的數智化碳能管理,為綜合商業體的雙碳規劃和
碳中和實施路徑建立了示范標桿。去年12月,紅山6979商業中心正式被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列入深圳市近零碳排放區第二批試點項目。
立足深圳,走向全國。隨著近年來全國快速發展綠色經濟,協會加快推廣綠色技術的步伐。目前,協會正在推進山東省煙臺市綠色低碳改造項目,針對煙臺市給出的五十幾家園區及企業,結合能耗、環境相關數據進行分析,確定作為首批改造目標試點標的。佛山(云浮)產業轉移工業園綜合改造項目也在穩步推進中。
搭建綠色低碳云平臺
堅持綠色低碳學術與產業引領的高度,協會建立完善支撐性創新工作機制。李媛媛介紹,協會正在搭建“綠色低碳數智云平臺”,該平臺分為數字孿生基礎平臺、
MRV物聯系統平臺、
碳資產管理平臺三大模塊,可一站式解決企業統計碳排放量、
減排潛力挖掘分析、管理碳資產以及信息披露等問題,可有效解決傳統碳排放數據核算工作的繁瑣性、可靠性與準確性等痛點,為深圳乃至全國的相關企業服務。
此外,協會根據實際項目,與國內外金融、交易所、行業協會、綠色低碳相關的龍頭等企事業單位共同完善國家有關綠色低碳行業的標準制定。
值得一提的是,協會還通過引進“
吉林一號”衛星優先使用權,建立全球碳監測衛星數據接收站。接收站建成后,通過0.3米級高精度衛星圖片數據能夠提高
碳匯計量的效率和精度,轉變傳統的人工碳匯計量手段,為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提供重要支撐,助力國家對森林碳匯統計監測核算能力建設。
李媛媛表示,我國有能力,也有需求引領全球
排放權交易市場,并制定其相關交易標準。作為先行示范區,深圳更加有能力也需引領綠色低
碳市場的先行交易,包括但不限于綠碳藍碳。
在李媛媛看來,作為全國唯一一家綠色低碳行業協會,協會身處深圳,必須、也有能力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為政府和企業之間的橋梁與紐帶作用,協助政府制定和實施綠色低碳行業發展規劃、產業
政策、行政
法規,反映行業訴求,凝聚行業力量,整合行業資源,推動行業賦能轉型。目前,協會正積極協助政府促進國際化綠色低碳產業集群落戶深圳,并作為深圳市戰略新興產業的又一張嶄新的國際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