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要善用新媒體進行深度參與
近年來,中央領導同志在不同場合多次表達整治環境污染的決心,這種面對
問題的勇敢,解決問題的自信,感染到社會,充分調動起社會各個層面的力量。“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不斷匯聚的環境污染治理力量,正努力減緩并扭轉生態環境惡化的狀況。
在環保新常態下,公眾充分運用監督權和參與權,對企業污染行為進行監控,可以360度無死角的把環境問題暴露在聚光燈下,用陽光“殺死”環境問題。
北京龍陽偉業總經理王辰悅認為,企業必須從觀念上是正視信息公開和公眾監督。面對不斷增強的環保力量,擴大信息公開的范圍,積極引導公眾參與,幫助企業不斷提高污染治理水平。
近年來,新媒體在技術上為公眾參與提供了可能,通過新的傳播渠道和表現形式,可以在短時間內普及環境知識,幫助公眾了解身邊的環境狀況。
企業和行政管理部門應公開環境信息,發動公眾參與,在充分利用傳統媒體的基礎上,運用微博、微信等移動媒體交互式傳播方式,取得更好的傳播效果。
中國商報新聞出版總社社長魏穩虎認為,當前,如何利用新的傳播手段,讓更多的人去參與,是政府和企業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新華網品牌戰略、公益報道負責人高向梅的團隊在研究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傳播效果時發現,很多熱點事件不是突發的,而是經過精心策劃的。企業和行政管理部門借鑒傳統媒體的方法,發揮互聯網的優勢,運用大數據的精準,做自媒體的傳播,或者新媒體的傳播,往往能收到很好的傳播效果。
很多專家表示,環保與每一個人息息相關,廣泛倡導保護環境的社會責任理念,激發全社會的環境意識,更好地宣傳、貫徹新《環保法》,是環保部門下一階段的工作重點。全社會應積極推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累積一點一滴的積極變化,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的和諧發展。
原標題:如何推動企業履行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