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主要領域,相關工作需要統籌規劃。近年來,我國經濟逐步從高速、高
碳排放的經濟增長常態進入到中高速的經濟增長“新常態”,工業增長放緩帶來了從高碳增長模式向低碳增長模式轉變的重要機遇。但是,當前工業領域缺乏“新常態”下應對氣候變化的總體謀劃。同時,工業領域應對氣候變化的基礎能力薄弱:一是當前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統計核算體系無法滿足管理需要,二是
市場機制在工業應對氣候變化中的作用還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三是工業企業
碳資產管理水平不高。
一是加大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
政策措施落實力度,力爭2015年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別達到47%和8%左右。二是嚴格投資項目的
節能評估審查和環境影響評價,提高項目的節能環保準入門檻,新上項目的能效、環保指標應達到國內同行業、同規模領先水平。三是加快修訂“兩高”產品能耗限額標準,提高標準的限定值及準入值,尤其是加快粗鋼、焦炭等高耗能產品標準的修訂工作。四是繼續嚴格控制“兩高”產品出口,完善加工貿易禁止類和限制類目錄,禁止高耗能、高排放和資源類產品加工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