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至21日,巴西將在北部城市貝倫(Belém)主辦第三十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30)。這將是首個在亞馬遜地區舉行的氣候峰會。這一具有象征性和戰略意義的決定,使自然、原住民以及全球南方走到了國際氣候外交的中心。
COP30的重點議題之一,將是落實在去年COP29上達成的新年度氣候融資目標:到2035年,發達國家每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3000億美元公共氣候資金。這是此前目標的三倍,若加上私人資本,總額將達到每年1.3萬億美元。
此外,減緩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之間的關聯,以及能源轉型
問題,也將成為會議焦點。
在巴西利亞舉行的世界衛生組織第五屆全球氣候與健康大會開幕式上,COP30首席執行官、巴西國家氣候變化事務秘書安娜·托尼表示,適應氣候變化、保護自然以及加快落實應對氣候與生態危機的解決方案,將是11月峰會的核心議題。
另一個關鍵議題是各國國家自主貢獻目標(Nationally Determined Contributions,簡稱NDC目標)的更新與落實。根據《巴黎協定》,所有締約方應在9月前提交下一輪五年期NDC目標。
安娜·托尼近日接受對話地球采訪時,談到了巴西政府在COP30的優先事項、化石燃料在能源轉型中的角色,以及為爭取更多氣候資金而進行的艱難但必要的努力。
對話地球:從全球南方的角度來看,成功的COP30應該是什么樣的?
安娜·托尼: 我認為有三件事至關重要,而且這也是發展中國家的優先訴求。第一是“氣候適應”。這對全球南方來說尤為重要。我們希望能在“全球氣候適應目標”(一個設有進展目標的國際框架)上取得實質性進展,并推動適應資金、技術轉讓、能力建設以及基于自然的適應解決方案。第二,要保護氣候,就必須保護自然。這不僅對亞馬遜國家重要,對其他全球南方國家也同樣重要。第三,要全面加快落實。
你提到要打破氣候談判的“圍墻”,在COP30上應該怎么做?
自《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簡稱UNFCCC)誕生以來,我們已經做出了許多重要決定,也清楚需要做什么。
在COP28的“全球盤點”中(編者注:對各國落實《巴黎協定》長期目標的集體進展評估),我們就停止森林砍伐、將可再生能源產能增加三倍以及逐步擺脫化石燃料達成了共識。現在的關鍵是加快落實,每個國家都要加緊行動。
但很多需要完成的任務并非由UNFCCC或COP直接推動,例如改革多邊開發銀行。
巴西總統盧拉近日表示,只要全球需求仍在,巴西將繼續生產并出口化石燃料。這與能源轉型目標如何協調?
所有國家都已同意要逐步擺脫化石燃料,這是我們的共識。我們不能在這一點上倒退。盧拉總統的意思是,我們需要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這種依賴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依賴化石燃料消費,盡管已經有更便宜、更清潔的替代方案;二是財政,許多國家依賴化石燃料收入,比如特許權使用費。圭亞那的收入幾乎全部來自化石燃料*。我們需要制定更完善的戰略來實現轉型。每個國家都必須進行這樣的討論,尤其要在各自的NDC目標中明確提出,就像巴西已經做的那樣。
氣候資金是全球南方在COP30上的核心訴求。您希望看到怎樣的突破?
目前來自捐助國的信號并不積極:他們在削減援助預算,卻增加軍事開支。我們不應抱有幻想。3000億美元的氣候融資承諾已經在COP29上達成,現在的關鍵是確保資金真正到位。
我們也在推動落實總額1.3萬億美元的整體目標。進展不錯,多個國家進行了磋商并提交了意見,我們還成立了由財政部長組成的圓桌機制。我們希望COP29和COP30主席能提出一條實現1.3萬億美元目標的切實可行路線圖。路線圖之后如何落實,將取決于各方。
外界對貝倫的基礎設施、可達性和籌備情況有所質疑,你們如何回應?
盧拉總統早在COP28上就宣布COP30將在貝倫舉辦。我們希望讓世界看到亞馬遜的真實面貌,許多人對這里的印象并不準確。巴西的大部分排放來自森林砍伐,我們不想掩蓋這一事實。讓COP在排放源頭舉辦,同時展示這里作為氣候解決方案的潛力。盡管存在后勤挑戰,我相信我們能讓所有與會者舒適參會。
你是否擔心全球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會干擾COP30?
軍事沖突和貿易摩擦的確會分散各方對氣候議題的關注,并對會議成果產生負面影響。這些局勢耗費了我們的精力與資源。但這是現實。我們將盡一切努力,通過匯聚各國共同討論氣候問題,來強化多邊主義。我們需要所有國家都參與其中。
* 編者注:根據世界銀行數據,截至2022年,石油約占圭亞那總出口額的88%。圭亞那的其他主要出口包括糖、黃金、鋁土礦、蝦類、木材和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