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碳排放期貨交易所不知市場需求能否撐起
《方案》:研究設立以碳排放為首個品種的創新型期貨交易所。
解讀:中大嶺南學院財政稅務系主任林江表示,廣州要做期貨交易
市場的想法早已有之,早在六七年前就已經嘗試與
香港合作,主要是想做商品期貨交易市場。后來廣州又另起爐灶申請,但結果還是沒有獲批。
林江表示,目前在全國范圍內的碳排放期貨交易市場運作都不是很成功,包括天津的碳排放交易市場也沒形成很好的運行模式。“這里面還有一個很實際的
問題,就是碳審計的權威性和準確性問題。”林江建議,南沙設碳排放期貨交易,可以考慮發展運作獨立、有公信力的
第三方機構,由政府來委托進行碳排放審計,這樣更為可行。
“廣州地區的限碳服務業能否支撐起交易所的運作?這也是風險。”林江還是認為,南沙結合廣州發展的實際和市場需要做商品期貨交易更為現實。“目前在內地燃料油期貨交易仍然是空白,如果南沙能與香港合作,把油品種類擴大,空間是很大的。”
發展物聯網非常有必要會衍生出很多產業需求
《方案》:建設南沙物聯網服務中心。依托國家物聯網標識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南沙片區物聯網服務中心,探索對商品流通、企業運營、交易貿易實行物聯網溯源管理制度,為事中事后監管和風險防控提供有效手段。
解讀:什么是物聯網?“比如你的冰箱納入物聯網體系,假如冰箱的牛奶沒有了,數據就會自動傳送到供應商那里,提醒要及時補充了。這時,家庭醫生也同時看到數據,發現你喝了很多牛奶,又會提醒你多吃點水果補充維生素。”林江舉例解釋并表示,物聯網是革命性的的變化,是非常個性化的服務。
“南沙發展物聯網非常有必要。”林江表示,進駐南沙的企業數量不會短期暴增、人口不會迅速集聚的時候,政府利用資金優勢發展物聯網是有優勢的。“它可以把生產網、消費網、服務網等連接起來。”“當物聯網形成后,就會衍生出很多產業需求。如物聯網發展帶來的顯示器、各種傳感器的需求,會帶動一大批產業的發展。”
行政審批過錯責任追究制與公職人員試錯權不矛盾
《方案》:推進建立一體化廉政監督新機制。制定行政審批監督檢查細則,實行行政審批過錯責任追究制度。建立省市和自由貿易試驗區聯網的行政審批監察系統。
解讀:實行行政審批過錯責任追究制度。是否與《廣州南沙新區條例》中提出的公職人員“試錯權”矛盾?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周林生認為不然。
周林生表示,之前《廣州南沙新區條例》中提出的公職人員“試錯權”,更多是指在改革創新,先行先試過程中出現一些問題,而且是由于客觀因素造成的,免于問責。這是鼓勵大膽創新和改革的措施。而《方案》中提到的行政審批過錯責任追究制度,則更多是針對在行政審批過程中不能不作為、拖著不辦、馬虎了事等情況,其實是督促公職人員要辦事謹慎、負責。“這兩種提法并不矛盾。”自貿區建設過程中,強調問責追究是否影響審批效率?周林生表示,自貿區要求提高行政審批效率,但前提是在權力運行正確的情況下,不能因為追求效率而不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