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手机在线,亚洲国产精品影视,免费日韩av在线播放,中文字幕2区,超碰在线94,亚洲男人的天堂网,日韩av免费在线观看

中國節能降碳成效顯著:綠色低碳成發展新風尚

2025-8-21 09:42 來源: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節能降碳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的重要抓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節能減排、能源轉型發表重要論述,強調“把節能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十四五”以來,我國堅定履行“雙碳”承諾,節能降碳工作成效顯著。數據顯示,2012年以來,我國能耗強度累計降幅超過26%,相當于少用能源14億噸標準煤,少排放二氧化碳約30億噸,已成為全球能耗強度降低最快的國家之一。2024年,我國單位GDP能耗比“十三五”末降低了11.6%,全國重點耗能工業企業單位綜合能耗下降明顯,全國公共機構單位建筑面積能耗、人均綜合能耗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綠色低碳的社會新風尚逐步形成。

  余熱回收、循環用水

  工業領域能源利用效率不斷提升

  “一年能節約天然氣4.48萬立方米,節省費用約18.77萬元。”這組數字,是浙江省永康市一家傳統的鋁加工制造企業——浙江順虎鋁業有限公司的節能成績單。曾經,高能耗、高排放是該企業發展中的痛點。如今,通過節能技術改造,順虎鋁業走上了綠色發展之路。

  “這是淬火爐,是我們生產過程中的主要耗能設備之一,熱效率一般只有20%到30%。也就是說,在運行過程中,淬火爐約有70%至80%的熱量散失于周圍環境中或者被排出的煙氣帶走,其中,煙氣帶走的熱損失又占了這部分熱量的30%至35%。”順虎鋁業生產負責人錢家恒表示,淬火爐高溫煙氣直排余熱浪費是該企業過去能耗居高不下的一個原因,也是傳統鑄造業節能改造的重點。2024年,在“雙碳”目標引領下,永康市啟動浙江省鑄造業余熱回收應用項目,首批選取5家高耗能、用熱多、體量大的金屬鑄造企業進行試點,這里面就包括順虎鋁業。

  完成節能改造后的順虎鋁業生產車間內,多了一套余熱回收裝置,可以將原本直排的工業廢熱回收轉化為可用能源。據工作人員介紹,淬火爐運行中排放的高溫煙氣,不會直接排放到空氣中,而是在板式換熱器的助力下,讓高溫煙氣中的熱量循環回到淬火爐,實現熱量的再利用,從而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

  工業一直以來都是我國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領域。在“雙碳”目標引領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尋求綠色低碳轉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根據工信部發布的數據,2024年,我國鋼鐵水泥玻璃等重點行業規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持續下降,工業領域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持續下降,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持續下降。

  浙江南龍工貿有限公司是一家不銹鋼保溫杯、不銹鋼廚具等產品的制造企業,作為浙江省節水標桿企業,該企業在清洗、自動噴漆、拋光機除塵等環節采用的均是循環用水,生產保溫杯的用水量為每萬杯43立方米,壓鑄不粘鍋的用水量為每萬只132立方米,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98%以上。此外,通過引入智能用水監管系統,南龍工貿對工廠各個環節耗水量實現了實時監測、數據采集,一旦發現異常用水,可以第一時間進行調節處理。廠區內還建有雨水收集池,收集屋面雨水,經過濾處理后用于廠區綠化灌溉,一年可節水1.9萬立方米。

  在湖北精華紡織集團有限公司,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助力企業節能。在該企業的5G工廠,能源管理系統如同一位盡職盡責的“能耗管家”,對車間內空氣壓縮機等設備的實時能耗數據進行監測,并對用電量、負荷等進行對比分析,精準識別高能耗環節。一旦某個環節能耗過高,系統就會自動生成優化方案,幫助企業的管理人員科學規劃和管理工廠的能源使用。在該系統的幫助下,工廠的設備得以在最省電的狀態下運行,幫助企業降低了用電成本。

  智能調溫、感應燈光

  智能化技術讓地鐵運行更加節能高效

  夏日里,當市民走進廣東省廣州市地鐵5號線車陂南站,迎面而來的是陣陣清涼,這背后是地鐵空調通風系統的功勞。得益于智能化的高效制冷系統,廣州地鐵5號線的諸多站點不僅為乘客打造出涼爽的乘車環境,還實現了節能運行。在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支持下,空調智能調節平臺能夠實時根據車站內外溫度、客流情況等因素自動對車站空調系統的風機風量、溫度高低進行動態調控,在保障乘客乘車體驗的同時實現了地鐵空調系統的最優節能運行,也進一步降低了地鐵運行的能耗。

  廣州地鐵集團有關負責人介紹,地鐵車站通風空調用電在地鐵運營用電總量中占比約30%,能耗占比較高。為了能更省電,廣州地鐵集團目前的在建線路全面應用了智能化高效制冷系統,對既有線路開展全線車站環控系統節能改造。通過合理控制系統中各運行參數,實現地鐵空調的高能效運行。

  城市軌道交通行業是用能大戶,近年來,廣州地鐵集團開展綠色低碳轉型行動、節能降碳增效行動,打造綠色、節能的地鐵運營模式。除了空調通風系統,廣州地鐵集團在列車牽引系統全面應用節能技術。比如,通過全面應用永磁同步牽引系統,試點應用基于碳化硅功率器件的牽引系統和輔助逆變系統,讓列車的牽引能耗降低了15%至20%。此外,通過靈活運輸組織等方式提高列車滿載率,進一步提高地鐵運行效率,減少資源浪費。

  城市軌道交通作為重要的公共交通方式,其節能減排對一個城市的低碳轉型有著重要影響。近年來,在“雙碳”目標背景之下,更加節能低碳成為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趨勢。在江蘇省南京市,無線智慧照明系統既可以根據站點的客流量多少、是否高峰時段等特點,設定不同的照明場景模式,還能根據車站的客流量和時間等因素,智能調節燈具的開關時間與亮度。在站內,實現“人來燈亮,人走燈暗”的感應模式——當列車進站,乘客下車的那一刻,地鐵站內的燈光便會隨著乘客的腳步亮起。在出入口區域,照明設備則根據南京日出日落時間表,自動關閉與開啟。數據顯示,相比傳統照明方式,使用智慧照明系統的綜合節能率可達83%。

  在天津市,天津軌道交通集團全面推進節能技術與信息化管理融合,打造智慧運維體系。在車輛、供電、通號、工務等核心系統中,廣泛采用節能照明、智能通風、變頻空調等節能技術,并利用智慧能源平臺對能耗數據進行實時監控與動態調控。2024年,天津軌道交通集團運營的線路總能耗較2023年減少了598萬度。

  會發電、能耗低

  綠色建筑成為建筑業發展新關鍵詞

  走進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首家“零碳工廠”——桂林君泰福電氣有限公司的廠區,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整齊的廠房。廠房看似普通,實則處處隱藏著節能降碳的巧思:屋頂上覆蓋著一排排太陽能光伏板,為廠區提供綠色電能;房屋采用了綠色建筑材料和綠色建筑結構體系,兩棟廠房之間建有兩邊呈坡狀、中間有通風口的拱狀氣樓,可以合理控制進出廠房的自然通風,降低廠房內的溫度,減少使用空調的能耗;同時,廠房頂部安裝了專門的采光板,廠房四壁增加窗戶面積,將自然光線盡可能多地引入屋內,減少人工照明帶來的能源消耗。

  建筑領域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領域之一,一棟建筑物的照明、通風系統乃至結構等因素都會影響能耗的高低。根據聯合國環境署發布的《2024—2025全球建筑業現狀報告》,2024年到2025年,全球建筑業能耗量占到整體能耗總量的32%,碳排放量占比更高達34%,碳排放規模超過交通領域。去年,我國發布《加快推動建筑領域節能降碳工作方案》,要求“以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為引領,持續提高建筑領域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水平”。今年5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的《住宅項目規范》正式施行,“綠色”作為一項重要指標被納入這項新規范之中。在政策的指引下,綠色建筑成為建筑業發展的新關鍵詞,越來越多的城市將“綠色低碳”納入建筑設計的考量之中。

  位于雄安新區的雄安自貿試驗區交流展示中心是當地有代表性的“零碳示范建筑”。這棟占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的大樓不僅可以自己發電,而且無需空調就能自己調節室內溫度。從空中俯瞰,可以看到大樓的玻璃穹頂在陽光下閃著藍光。整個玻璃穹頂包括了光伏發電玻璃和光伏板,一年可為整棟大樓提供25萬度的綠色電能,相當于節約了60多噸標準煤。而在大樓的地下,同樣暗藏玄機,60口150米深的地源熱泵井利用水與土壤進行能量交換,可以在冬天為大樓供熱,在夏天為大樓降溫,進一步降低了大樓的能耗。

  要做到“零碳”,細節也很重要。雄安自貿試驗區交流展示中心的外立面有三分之一的面積是玻璃,為大樓帶來良好的采光。但玻璃面積大了又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熱量的散失。為了減少玻璃帶來的能源消耗,雄安自貿試驗區交流展示中心采用了特別的鍍膜玻璃,這種玻璃比傳統的玻璃要厚一倍,具有透光不透熱的特點,夏天可以把熱浪隔絕在外,冬天又能保持屋內的溫暖。玻璃的夾層內置入了電動遙控的遮陽百葉,遮陽百葉窗可根據陽光強弱和氣候需要調整角度,減少夏季太陽的熱輻射。在多種技術的加持下,雄安自貿試驗區交流展示中心大樓內的溫度可常年保持在20至26攝氏度。

  回收裝置將雨水通過沉降轉為綠化澆灌用水,屋頂小花園改善局部小氣候……近年來,越來越多建筑采用環保節能技術,走上“綠色低碳”的道路。2024年,全國新建綠色建筑面積占城鎮新建建筑面積比例超過97%,累計建成節能建筑面積占城鎮既有建筑面積比例超66%。全國公共機構單位建筑面積能耗、人均綜合能耗分別比2020年降低4%、5.1%。

最新評論

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