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碳排放現狀
中國是紙和紙制品的生產大國,企業數量多,生產量大。據中國
造紙協會調查資料,2017年全國紙及
紙板生產企業約2800家。2012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根據《關于印發萬家企業
節能低碳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公布了造紙行業的重點用能單位約500家。根據目前重點排放企業的納入標準,預計未來造紙行業納入
碳交易的控排企業數量也在500家左右。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紙及紙板的需求不斷上升,2000—2015年紙及紙板生產量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0.44%,生產量增加導致能源消耗總量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5.68%(見表1)。隨著造紙工業飛速發展,
碳排放總量也隨之增加,從2000年的64.21×106噸上升到2015年的152.461×106噸,年均復合增長率為5.93%(見表2)。2015年,我國碳排放總量為9084.62×106噸二氧化碳當量,其中造紙行業碳排放量占到我國碳排放總量的1.67%。
表1:2010—2015年中國造紙及紙制品業生產量和能耗情況
注:數據來源于2010—2015年《中國統計年鑒》中的“工業產品產量”和“分行業能源消費總量”。
表2:2010—2015年中國造紙及紙制品業碳排放情況
注:造紙及紙制品業的能源消耗實物量數據來源于2010—2015年《中國統計年鑒》中的“按行業分能源消耗量”,并依據《省級溫室氣體清單編制指南(試行)》中各種能源的碳排放系數,核算出造紙及紙制品業的碳排放量。造紙及紙制品業的工業產值的數據來源于 2010—2015年《中國統計年鑒》中的“按行業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指標”。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行業生產量產值與能耗數據,我國造紙行業能耗和碳排放總量在2013年達到峰值之后連續兩年有所下降,2015年排放強度比2010年下降15.74%(見表2),節能降碳工作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
根據《造紙及紙制品生產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和報告指南(試行)》,造紙行業碳排放主要有化石燃料燃燒排放、過程排放、凈購入的
電力產生的排放、凈購入的熱力產生的排放和廢水厭氧處理的排放5類。通過對廣東省、
福建省隨機選取的10家納入碳排放交易的造紙企業(主要產品為紙漿、機制紙和紙板,其中9家為廢紙制漿、1家為木材制漿)碳排放數據的匯總分析,典型造紙企業碳排放構成見表3。
表3:典型造紙企業碳排放構成
由表3分析可知,化石燃料燃燒排放是造紙行業主要排放類型,其中煤炭的使用又占據了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的絕大部分(見表4),造紙企業煤炭幾乎全部用于小型自備電廠和供熱鍋爐,發電/供熱規模小,能源利用效率低,碳排放量大。行業能源結構亟待改善。
表4:2010—2015年中國造紙及紙制品業耗煤量及在行業能耗總量中的比例
注:耗煤量數據來源于2010—2015年《中國統計年鑒》中的“分行業煤炭消費總量”,耗煤量折標煤系數采用《GB/T 2589-2008 綜合能耗計算通則》的參考值0.7143千克標準煤/千克。